张恒春膏方制膏
(一)浸泡
将饮片倒入凉水中,水面高于药面10-20cm 左右,某些包煎药物,如旋复花、蚕砂、车前子等须用纱布包裹好后投入,而贝壳类、矿物类药物最好也要包煎。饮片浸泡时间约一夜。
(二)煎煮
最好用陶器、瓷制品,其次是不锈钢或铝锅,不能用生铁锅。开始时水面应高出药面5cm ,一直煎至与药面相平,在其过程中可适当添加热水,以防干涸烧焦,煮沸1小时左右倾出头汁,再加热水煎汁,水面约高出药面3公分,煮沸45分钟, 三汁的水面接近药面,煮30分钟。
(三)取汁
将所有药汁集中,用100 目筛子过滤,静置一夜,倾出药液,去除沉淀物,此为清汁。
将清汁置锅内用大火煮沸浓缩,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,每捞1次,随即将筛子在清水桶中漂净,待药液转稠,直至用筷子挑起成线或取少许滴于毛边纸上,以不渗开为度,其容积约为清汁的2/5,此为清膏。
(四)收膏
1、收膏方法: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阿胶混合,再投冰糖,然后用筛子把此浓膏再过滤一遍,收膏用文火,并用竹片括清锅边并不断搅动铲底以防焦化,待锅内膏液向上涌动时,用扇子吹散锅面的热气,一则防止沸溢,二则加快收膏过程。等膏液只在锅内沸腾,不再上涌,预示膏滋即将熬好。如要加入兑药(如人参粉、虫草粉等),缓慢投入,边投边用竹片搅匀。待气泡成黄豆大小时,说明膏滋已熬好。
2、收膏标准:用竹片从锅内提起,见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,即 “挂旗”。要是旗下有滴珠,提示水分尚多,仍须再熬。而“挂旗”大,说明膏滋熬得偏老,适于在暖冬服用;“挂旗”小,说明膏滋熬得偏嫩,适于寒冬服用。
(五)贮藏
膏滋药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,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,膏滋药经一夜冷却,第二天方能加盖, 以免水蒸气冷凝回流于煎膏中,使膏面稀释,含水量高易产生霉变现象,膏滋应保存在低温洁净干燥的环境中。
(六)外观
由于膏方是一人一方单独制作,因而成品差异明显,一般通过目测、鼻闻的直观方法判断:无焦臭、异味、无糖的结晶析出,膏体细腻、黑润而光泽,有药物的清香气味。
电话:0553-5849208 传真:0553-5849356
地址:中国(安徽)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凤鸣湖南路10号 邮编:241006
皖ICP备15023079号-1

皖公网安备 34020702000356号
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》证书编号:(皖)-非经营性-2021-0115